心经结缘网
标题

印光法师:《灵岩法要》陆、明因果轮回【2】

来源:心经结缘网作者:时间:2019-09-25 09:07:12
《灵岩法要》诸佛以八苦为师,成无上道,是苦为成佛之本。又佛令弟子最初即修不净观,观之久久,即可断惑证真,成阿罗汉,则不净又为清净之本。北俱卢洲之人,了无有苦,故不能入道。南阎浮提,苦事甚多,故入佛道以了生死者,莫能穷数。使世间绝无生老病死、刀兵水火等苦,则人各醉生梦死于逸乐中,谁肯发出世心,以求了生死乎?(增广上·复袁福球居士书)人生世间,具足八苦。纵生天上,难免五衰。唯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

《灵岩法要》

\

陆、明因果轮回

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增广上·与陈锡周居士书)

汝于梦中见怪像,即生恐怖,求我为汝说救护之法。不知此之苦相,比之轮回三途六道之相,小得不可为喻。轮回之苦如大地,此苦如微尘。众生心量小,故见小而不见大。汝于小苦生恐怖,求说救苦之法。何于生死大苦,绝不介意乎?我今为汝说一统救大苦小苦之法,汝若能依我所说,汝必定现在无此小惊怖,将来必定常安乐。其法维何?即是志诚恳切念佛及观音菩萨名号耳。(三编下·复温嵇德正居士书)

\

诸佛以八苦为师,成无上道,是苦为成佛之本。又佛令弟子最初即修不净观,观之久久,即可断惑证真,成阿罗汉,则不净又为清净之本。北俱卢洲之人,了无有苦,故不能入道。南阎浮提,苦事甚多,故入佛道以了生死者,莫能穷数。使世间绝无生老病死、刀兵水火等苦,则人各醉生梦死于逸乐中,谁肯发出世心,以求了生死乎?(增广上·复袁福球居士书)

人生世间,具足八苦。纵生天上,难免五衰。唯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增广上·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二)

·与徐福贤女士书)

三界无非旅邸,六道均是穷人。虽所受之苦乐,暂有不同,而乐尽苦临,终非究竟安身立命之地。于是我释迦世尊,特垂哀愍,示生世间,示成正觉,随众生机,说种种法,普令众生,就路还家,领取家珍,永享安乐。然此诸法,各利一类之机,又且不易修习,即修亦难即生了脱。以全仗自己戒定慧力,断尽烦惑,方出生死。末法众生,颇难冀望。如来以大慈悲,又设一特别法门,所谓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俾彼已断惑者,仗佛慈力,速证菩提;未断惑者,仗佛慈力,即出生死。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圣与下凡同归,初心与久修并进。此之法门,不但具缚凡夫,所当专修。即将成佛之等觉菩萨,亦须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始可圆满佛果。法门之大,如空普含;法门之益,如春普育。尽劫赞扬,亦难穷尽。(续编下·歧路指归序(民二十五年))

冒善甫既有此因缘,当劝其认真念佛,求生西方。以期永离众苦,但受诸乐也。若犹不肯发心念佛,求生西方,则民斯为下矣,佛也不能救。纵此生不即堕地狱,而后一、二、三、四生堕地狱,乃决定无可逃避之事。(三编上·复李慰农居士书三)

此一开示,深含机之深信,而不求往生者,当以此为诫。人或以为以己修行,不生西方,也不至于堕地狱。一世二世,或可不堕,谁能永保不堕?娑婆修行,若未至不退转地,欲生生增上,大多可望而不可及。生于末法之时,只会一世不如一世。如大师所言:「既不能一生取办,则再一受生,其迷而退者,万有十千;悟而进者,亿无三四。仗自力修戒定慧,以断烦惑而证涅槃,其难如是。」又言:「若来生得人天福报,则福报即成祸本。福报愈大,则造业愈大。造业愈大,则受苦愈大。」故知:不求往生,不堕地狱者,未之有也。《地藏经》言:「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可谓最要说明。净土行人,有此机之深信,方能于弥陀本愿,视为靠山,至心归命。昙鸾大师:「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途。」善导大师言:「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皆为机之深信,可为念佛行者之明训也。

娑婆原是苦封疆,生死轮回实可伤。

拔断爱根归西去,历劫热恼顿清凉。

(增广下·启建水陆对灵小参(代友人))

居士年已六十有五,一子一孙,均已夭殇。约世间人情论,极为可痛心者。若约了生死之净土法门论,则实为超凡入圣之最胜因缘。世间人生不知来,死不知去,实为人生一大要事。但以为子孙计之念重,于自己生死大事,反漠然置之。使居士儿孙长寿仕进,或被富贵福禄所迷,恐难以发此皈依三宝、求受五戒之心,亦不过以福寿善终为止。至于自己之法身慧命,仍以不闻不信。纵令事事称心,岂能超出虚生浪死之外?今日境遇不嘉,知人世无非是苦。又得净土诸书而详阅之,知吾人本有故乡安乐处所,可以安身立命。而日唯佛是念,唯净土是求。直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尽未来际,受胜妙乐。由是言之,其子与孙,实为成就汝了生死一大事而先逝者。当生大感激心,愿以自己念佛功德,消彼罪业,增彼善根。俾彼亦得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庶可不致彼子与孙,徒然早死也。(续编上·复许熙唐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成语名称以火去蛾成语拼音yǐ huǒ qù é成语...

以求一逞 以求一逞

以求一逞成语名称以求一逞成语拼音yǐ qiú yī chěng成...

以沫相濡 以沫相濡

以沫相濡成语名称以沫相濡成语拼音yǐ mò xiāng rú成...

最新文章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古诗原文[挑...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君子...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手机版 网站地图